工作后第一件事

    工作后第一件事:攒钱,节衣缩食攒足四十万。这是个基本问题。

    工作前的最后一件事情:出一个产品,可以带来持续经济利益的产品。

大树底下好乘凉

    跟C++聊了一晚上,他提到一个观点:大树底下好乘凉,深受启发。

    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能走到树脚下。

   

    号外:北戴河、南戴河、山海关三日攻略即将出炉,敬请期待。

那时明亮的生活

在春日的小山坡上,微风吹拂,暖阳斜射,我仰面躺着,闭上眼静静吟唱不曾记得歌词的小调。
在夏季小河边,阴凉的桥底下,河水淙淙,粼粼波光,鱼儿在水底的细沙上嬉戏。
在秋天的茶叶地里,贪婪地抓着一指见长的茶草,眼瞅着箩筐里的茶叶越涨越高,而那箩筐的最下面,是被掩盖的水杯。我们唱着山歌,在茶地里肆意奔跑。
在冬天的小瓦屋里,我们围炉而坐,一杯一杯地喝茶,一把一把地嗑瓜子,听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在上窜的火苗中,我们的脸庞被映得通红。

我很怀念那时明亮的生活,那时明亮的心情。我也渴望拥有一份那样明亮的感情。

突发性恐慌

   

刚才恍惚了一下,觉得现在还是研二上。摇摇头,回过神来,靠,研二下都快过完了。

貌似,对系统结构中的任何领域都没有深入,对任何一
个子领域都没有敢拍胸脯的说话气势。突然,有点恐慌。

研究生三年如果就这样过去了,悲夫哉!

仿佛像是四十岁的时候猛然发现,
半生已过,一事无成。

panic();

出租车司机

    将近午夜,风很大,我在731公交上凭窗而坐。前面是红灯,车停了。车外是一排出租车,离我最近的那辆亮着表示“空车”的红灯。司机大约五十来岁,米黄色衬衫,脸色黝黑。停车的这档儿,他松开方向盘,从右边取出水杯喝了口水,仔细地盖好盖子放回原位,然后脑袋向后仰,双手左右掰了几下。绿灯还没有亮,他从前架摸出一盒烟,抽出一根,点亮,面部没有什么表情,只乘机一口一口抽着。

    绿灯亮,公车开得快,就再也见不到了。

四月呓语

    恍恍惚惚居然到了周五,我本以为明天才是周五的。小康的话解释得很有道理:我知道啦,咱们这个星期周二起才上班!

    最近的日子真的过得不算好,有些劳累,需要调节。不过有些需要调节的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所谓生活,很多时候真是难搞——尽管搞完后总有所得。

    恭喜某同学拿到了某平媒的Offer,我说过的,工作总会有的。之前的那么多消极苦闷,何必呢?未来还有很多Offer要去拿,希望将以乐观待之。

    一个人,到了周末,即便大好晴空,却居然没有想到要去enjoy。这中状态,仿佛本科当年。

    游味开始推了,但是实验室的一堆事,总难挤出时间。也许要上空隙时间管理了。

    实验室的移植工作,居然还算顺利。有大师兄这个主心骨,很多事还是能推的哈。

    李博隔着工位为张博:“你那个座的?”,张博答:“双子啊”,我心下暗笑,俩大男博士公然讨论星座。李博疑,复问:“我记得你不是H座的么?”。囧!

   

   

   

Action

    这个世界上,想的人,永远比干的人多。

    不能否认,某些想的人的确想得很多、很全面、很周到,但是,唯一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干。

   

    从想到干,质的飞跃。

淡雪

    大约是由于高纬度,北方的春雨落下来的时候便成了雪。淡淡的雪痕,几分清秀,无端地让我想起了9月的西湖细雨。雪覆松枝,但若山水墨画。

为无聊的我们准备一些试验

    最近,大约是春天临近,几个总都很寂寞很无聊,一个接一个问周末有什么好玩的没有?没有好玩的也行,有什么事情做不?只要不呆在实验室!

   

    既然有这样的契机,为何不组织大家尝试一些投资创业的小尝试呢?最简单地说,摆地摊,总是看别人摆,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呢?整个流程该如何操作呢?收益率多高呢?进货渠道在哪里呢?如何确定销售商品的种类和目标人群呢?等等。如果能集合起三五人,周末分成几个小组做些这样的尝试,未尝不可。

   

    资金投入规模应该可以很小,以每件小商品进价5~10元计算,1000元可以购入约150件商品;以20元计算,则可购入50件,以30元计算,也可以购入33件,基本撑得开门面。

是否投资,看参与者意愿。唯一需要保证的是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到场。

假设无人愿意冒风险,可以由自己全额出资,收回成本后收益平摊。即使全部亏本,也不过1000元,其经验收益必定远大于此。

   

    嗯,可以看看大家的意见。

   

    再比如,玩中介,充分挖掘研究生身份的附加价值,看看有什么领域可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