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Postgraduate Life (9)

    速写一下此时的思维状态。关键字:压力,失望。

   

  •     压力

    论文无休止的修改让人觉得疲惫,进而逐步转化成一种不可名状的压力感。论文的矛盾源自在一定的背景下解决了一个很细节的问题之后却要将这个问题放到另外一个背景下强行论述。强行做的原因是:问题太细,直接论述则不能和智能中心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用了模拟器将问题扩展到全系统,但是这种强行的拉夫凑数,实在没有意义。模拟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从细节走向系统的问题,但是随着规模扩大,我解决的问题已经变得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Anyway,想到最后,算是自食其果吧。谁让当初选题时一无所知呢?没有人能从根本上帮你指定方向,他们能做的更多是在你上坡的时候搭把手而已。

  •     失望

    淘宝突然告知无法解决北京户口,让人十分失望,也十分窝火。之前的承诺突然变成HR甜蜜的声音:“您是计划迁回原籍呢还是落户杭州?”。此事还在解决中,希望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心理状态反思

    由于无休止的论文修改,以及户口、家事等导致心理积极指数过低,这说明在复杂艰苦环境下我的心理状态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该采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下保持积极乐观、高效活跃的状态。

    同时应该从认知方法的角度总结如何正确预估风险,如何清晰判断大方向,如何把握机会,如何解决冲突。

   

   

Last Postgraduate Life (8)

    Another Week.

    Paper works.

    Mislabeled. Need to remove it.

    Things get done in late April.

   

    A humid week in Beijing.

    Lots of old friends come to this city seeking for a future.

    What kind of future? Should be defined? Anyway, it’s new.

    Always try to take heart back to those peaceful dynasty. Enjoy the poem and the art.

   

   

Last Postgraduate Life (6)

    今天在茶水间边上的休息室,透过玻璃看到下面的车来车往,还有楼下停的一排又一排的小车,突然想到,其实这些东西我们都会自然而然拥有,根本无需去刻意追求。静心,多花情感去体会接近生命本质的东西,远离纷繁杂乱的浮云,此乃正道。

   

    志存高远。做好当下。自然而然。

   

    论文第一次大改接近完成,明天上午应该就可以搞定。通过这次修改,对论文主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虽然针对前面狗屎般的论文马导批评得十分严厉,但是非常感谢他如此直截了当。所谓耳提面命是也!进入社会后,谁又会如此直接了当地给出批评,还给出如此多中肯的建议呢?恐怕现实会是稍有不慎就被上级拉入心中的黑名单吧。

    抓住机会,积极面对论文修改。通过这次练习,相信以后写文章会靠谱很多。

   

    另外,淘宝喊我去实习,可能与户口等会有一定关联。原计划是4.18报道,论文进展如此缓慢,实习之举完全不可行,遂推迟。

   

    论文写完后,把公交直达应用修改一下,移植到baidu地图平台上,因为参与者不多,稍微搞搞应该就可以得奖,2k呢,够坐一趟飞机了。

Last Postgraduate Life (4)

  

"不寂寞,因为有寂寞陪我。"

             — by Raywill

   

   

   

   

   

   

   

   

   

   

   

    刚跟小郭完了一番单反“创作”,作品如上。嘿嘿,有点意思~~ 关键道具:三脚架、快门线。关键诀窍:亮衣服,暗背景。

   

    论文导师未Review版终于接近尾声,争取清明结束后定稿。真是一场战争,无聊透顶。

    春天来了,小“长假”来了,不能回家,那就好好享受这春光吧。爬山也好,睡觉也好,长城也好,论文也好。

   

   

   

   

Last Postgraduate Life (1)

    今天周一,中期考核。早上第一个答辩,完了回来发了条微博:

    “刚刚完成中期答辩。老师们,不要气馁,我知道你们听不懂。听不懂没关系,因为我自己也不懂。”

    周六十点多起床,然后在寝室宅了一天,看《李宗仁回忆录》。历史很简单,如果你看不懂,那是因为有人向你隐瞒了细节。生活也很简单,如果你看不懂,那是因为它没有向你展示一切。人也很简单,如果你看不懂,那是因为他没有告诉你一切。一切,只会在尘埃落定后揭晓。

    晚上五点,去北航东门见了Mer和Dr.韩,然后一道去吃高同学的毕业bg,地点“素食坊”。道是素食,不是素食:有香肠、有烤鱼、有鸡腿,等等。道是荤食,不是荤食:香肠的原料是面粉,烤鱼的原料是面粉,鸡腿的原料是面粉,最具迷惑性的是,面粉烤鱼里面还带点鱼腥味。。。好吧,我承认我还是肉食动物。。。

    周日十点起床,然后在实验室宅了一天,整周一的中期ppt。无言。

   

   

   

    论文导致周末基本都宅掉了,加之最近两周气温偏低,风偏大,更不愿出行。下周起天气会好转,也已经委托锅儿帮忙关注下二手自行车。真正的春天,就要来了。

Last Postgraduate Life (init)

    三年研究生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了。

    三年前的此时,武汉的初春,很明亮的阳光,午后的露天电影场,暖意洋洋。那时候也要毕业了,不过感觉优雅紧凑不紧不慢,每天的主要生活就是东五、寝室,还有偶尔的聚会。

    三年前的此时,开始了《Last Univ. Life》系列的日志,记录了大学生涯最后那段时间的点点滴滴。现在看来,真是先见之明!因为文字,那时的生活没有被遗失,也不会轻易跟人说,那时不过如此。其实,那时的生活,是多么的“如此”!翻开《Last Univ. Life》初篇给小李师兄看,他看了几行说“唉,不看,太煽情了。老了,禁不起煽情了。”

   

    三年后的此时,慌张地赶着论文。

    北京的春天比南方晚一个月,外面还是秃秃如也。北方的景色真的不足以吸引我,于是压抑着远行的冲动,日以继夜地宅。只希望论无可论的论文,早日结束。   

    咳,用这种埋怨的基调init,真是不好!不过何妨,这是最近的心情。论文,论无可论的论文。

    老实说,三年前,整个一懵懂少年,无忧无虑。也思考人生,也努力向上。但还是感觉,那真是一个懵懂少年。三年后,悲剧。。。。懵懂依然!!!幸运的是,懵懂少年依然保持了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实证的能力,更加理性,也努力在寻找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点。

    三年,总体感觉过得很琐碎,这归因于实验室。实验室方向的不明朗,让每个成员的科研生涯都步履维艰,收获甚微。悲剧的是,他们大部分人并不热爱信息技术这个行业,只是做了机器和学位的仆人。幸运的是我还依然对技术充满热情,一些压抑的激情在毕业后注定爆发。

    三年,还喜欢笑,因为有梦。

    谨以《Last Postgraduate Life》系列记录着梦想之路上的一个特殊片段,留给未来。

   

    =========================================================

   

    写完论文后的计划:

  •     和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大点的project。
  •     去实习挣点钱。
  •     去旅行。
  •     拍一个记录最后研究生生涯的DV。
  •     做一个关于计算所的文档Release到互联网,让未来的ICTer更加了解她。
  •     把老爸接到北京来住一段时间

   

   

对自己的几点忠告

    回顾过去数月,问题颇多。有些话,需要对自己重提:

    保持热情,追随内心,日日自问“我快乐吗?”人生不总是热情洋溢的,各种未知的已知的阻碍让人步履维艰。如何面对?在我看来,要有些斗争精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都其乐无穷,与困难斗其乐无穷”这是一种底蕴,这是一种信仰。也要有些浪漫的精神。单纯的斗争会让人迷失,让人疲惫。一些事情,看开些,笑一番,调侃一番,自嘲一把,都是可以的。这是一种态度。科学不允许浪漫,但科学更需要浪漫。有了斗争和浪漫两件利器,心,总该可以变得明亮了。然后就可以开始做事。把一件事做好,很难。保持长久的热情,也很难。这件事,一定要是正确的事,接近本质的事。一切才刚刚起步,考虑的问题还是简化些好。事情中所谓商业模式,不如先用心理模式代替。做到了“有理”,何愁不能进一步发展,燃起更高的热情呢?要追随灵感初现那一刻的目的,不要被外物所迷惑。切记。轻装上阵,才能快乐。

    做自己擅长的事,善用合作。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上,那将是阻碍你继续提升的绊脚石。合作,一定要学会合作。虽然数次合作体验就不甚成功,但是原因也很清晰,并不是由于不通力合作的缘故,而是团队成分不完整。当然,也许有隐性矛盾还没有被我发现,但这个暂时还考虑不到,也无需瞎想。

    按时作息。这是过去数月的大问题。作息甚不规律,晚上归家过迟。这导致的问题,一是时间利用率低下,二来,更重要的,打乱了节奏,使得自己没有全身把时间心投入到解决主要问题上。今后需要强制自己按时作息,将时间调整好,做到紧张有序,注意力集中,矛盾各个击破。

    静心。不仅更年期的女人要静心,要毕业的男人更要静心。各种事情,没有用文字去梳理,很乱,导致心不静。唯有静心,方能接近生活本质。

    最后,认识你自己。方式也许是惨烈的,也许是曲折的,但是,必须,认识你自己。

关于招工难

现在80后还是主力,更难的在后头:
  

  
    
      年份 出生人口数
      2000 13,793,799
      1999 11,495,247
      1998 14,010,711
      1997 14,454,335
      1996 15,224,282
      1995 16,933,559
      1994 16,470,140
      1993 17,914,756
      1992 18,752,106
      1991 20,082,026
      1990 26,210,044
      1989 25,137,678
      1988 24,576,191
      1987 25,282,644
      1986 23,190,076
      1985 20,429,326

本科读了十年

     来源: 潘文颖的日志

     今天和实验室一个师兄聊天,才知道他原来本科读了10年,分别读了物理、电子、生物化学三个专业。本科毕业后在一个实验室从事干细胞研究6年,然后来到斯坦福,在神经科学系读博士。因为他的实验需要一个仪器,于是他用了4年时间在机械工程系设计和开发这个仪器。他现在读到博士第5年了,他说这个仪器快做好了,他之后的5年会回神经科学的实验室去完成他的实验。这么算起来,他的博士也将读10年。

    我问他,你本科读了十年,钱从哪里来,他是加拿大人,学费是从政府贷款的,他毕业后工作了6年都还清了。他一大爱好就是环游世界,他告诉我今年夏天他会去东南亚和南美旅行,他的积蓄估计都用来旅行了。

    中国人说三十而立,我问他,你父母对你这样的生活没有意见么,他笑着说,我父母都是“嬉皮士”。

    我问他,你喜欢做研究,为啥不赶紧毕业了去做faculty呢,他说,他喜欢做学生的自由,做学生有时间去旅行。

     这是我见到的又一个洒脱至极的人,而我们的大多数,只是在从一个目标向下一个目标赶路,追求着实现目标的效率,甚至忘了感受过程的快乐。我们读中学的时候为了考大学,考上大学忙着出国,出国了忙着毕业,毕业了忙着申请绿卡,结婚,买房。。。。。。

     这个师兄是幸运的,他选择了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且有着开明和理解的父母,不会让他在不走寻常路时有心理负担。其实我在国内也见过这样洒脱的人,但是往往得不到家里的支持,如果是个孝子,往往会为了不让父母伤心,而过回了寻常人的生活。

全神贯注

    Life Rushes.

    偶尔的只言片语化作微博。

    近来安康,略欠运动。

    又开始听燕姿了,不过这次,我把她跟张悬混起来听,随机播放,效果,很神奇。

    开始用百度搜藏了,生活需要记录。网络访问痕迹,也需要记录。

    毕业设计迫在眉睫,还有Magnetar的事情,也需要了结。怎么办?

   

    年度总结,今年,我想选择沉默,你们中的一些朋友,懂。当然,也许我还是会留下只言片语。不知道,我不知道。今年,一切都变了,一切都变了,不可逆转。生命,如此?!

   

    今天晚上跟数学家去吃呷哺,在微博上说:

    又吃了顿呷哺,跟数学家讨论了性、哲学、未来、物理、进化论、经济学、性能优化,等等。


ps, 我的sina微博是:http://t.sina.com.cn/raywill

   

    最后,去听《南国的孩子》by张悬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