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略记

2012.11.11凌晨1点,姚敏抵京参加他妹妹婚礼,四年来首次回国。我们穷人家的孩子,行路艰辛可见一斑。

是夜,大雪纷飞。2012.12.1凌晨,陈忠焕、姚敏、我三人恐耽误了早八点飞美国的飞机,两点半出发去机场,通宵候机四小时。好友再聚,虽艰犹乐。八点送走姚后,我与陈在三元桥吃了早餐,长聊。有一席话当记录:
眼光长远最为重要,不可为眼前蝇头小利安逸快活所蒙蔽;选了长远之路,则努力奋斗最为重要,否则辜负了眼光空悲切。
刚刚接到姚从芝加哥发来的消息,平安抵达。那边的时间,还是早八点。。。
附图一张,摄于2012年12月1日凌晨,红领巾公园,余宅。

签证代号是什么意思

持有H1B签证的配偶持什么签证?H1签证和L1签证有什么区别?留学适用哪种签证?



        有些国家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根据申请签证者的不同事由,用各种不同的字母代号标明在所签发的签证上。这种字母代号就是签证代号。
目前使用签证代号最多的是美国,其中非移民签证代号有18种之多,每个种类再细分为多项。简介如下:
(1)A类签证(即外交公务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A-1:外国政府派驻美国的大使、公使、职业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及其家属成员;
A-2:外国政府的其他官员、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A-3:A-1和A-2类签证获得者的随从、仆人、私人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2)B类签证(即商务旅游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B-1:以经商贸易、考察访问等处理有关事务为目的的短期逗留人员;
B-2:短期探亲访友、旅游观光者。

(3)C类签证(即过境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C-1:过境的外国人;
C-2:过境去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外国人;
C-3:过境的外国政府官员、随从、仆人、私人雇员及其家属。

(4)D类签证(即机组人员,海员签证)的签发对象为:
各国国际航班上的机组人员和轮船上的海员。

(5)E类签证(即国际条约或协议投资者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E-1:根据国际条约或协议在美国经商者及其配偶和子女;
E-2:根据国际条约或协议在美国投资者及其配偶和子女。

(6)F类签证(即留学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F-1:留学者(即自费留学者);
F-2:F-1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7)G类签证(即国际组织员工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G-1:政府承认的外国政府派驻国际机构组织的首席常驻代表、代表下属的工作 人员及上述人员的家属成员;
  G-2:政府承认的外国政府派驻国际机构组织的其他代表及其家属成员;
  G-3:政府未承认的外国政府国际机构组织的代表及其家属成员或者非国际机构组 织成员的外国政府代表及其家属成员;
G-4:国际机构组织官员,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G-5:上述G1-G4签证获得者的随从、仆人、私人雇员及其家属成员。

(8)H类签证(即临时雇员及接受训练者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H-1: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临时工作的外国人;
H-2:因国内所缺乏的某种工种或职业而临时工作的外国人;
H-3:接受各种培训的外国人;
H-4:上述H-1~H-3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9)I类签证(即新闻从业人员签证)的签发对象为:
驻美国的各国新闻、广播、电视等组织机构的代表、记者及其配偶和子女。

(10)J类签证(即交换访问学者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J-1:根据政府批准的双边交换访问学者计划派遣的留学生、进修生及各种科学 研究人员;
J-2: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11)K类签证(即结婚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K-1:须赴美国与美国公民结婚的外国人;
K-2:签证获得者的成年子女。

(12)L类签证(即跨国公司职员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L-1:美国跨国公司在外国的子公司、办事机构或国际企业派驻美国临时工作的人员;
L-2:签证获得者的配偶和子女。

(13)M类签证(即非学术性留学生签证)的签发对象为到美国职业大学或所在学院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外国学生。

(14)N类签证(即某些特殊移民的随同父母和孩子的签证)的签发对象为某些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在美国任职期间所携带的家属(父母和孩子)。

(15)O类签证(即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员的签证)的签发对象分别为:
O-1:在科学、教育或商贸、体育、文艺方面受到国内或国际公认的人士;
O-2:上述体育或文艺人士的随员。

(16)P类签证(即杰出的娱乐行业和体育界人才的签证)的签发对象为杰出的娱乐行业的表 演人员、参加比赛的杰出运动员中的个人或团体。

(17)Q类签证(即文化交流签证)的签发对象为短期赴美参加文化交流的人士。

(18)R类签证(即宗教工作者的签证)的签发对象为短期赴美进行职业性宗教工作的人士 。

(19)国防科研项目工作人员签证的签发对象与美国政府有国家防御平等互惠条约的国家所委派的工作人员(无签证代号)。

(20)残疾人教育工作签证的签发对象为赴美进行残疾人教育培训项目的人士(无签证代号)。

此外,我国的签证也有许多代号,这些代号的签发对象分别是:
(1)C:表示持证人为乘务人员等的签证;
(2)D:表示来华定居的签证;
(3)F:表示来华经商或访问的签证;
(4)G:表示过境签证;
(5)L:表示来华旅游或探亲的签证;
(6)X:表示来华学习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签证;
(7)Z:表示来华工作或就业的签证;
(8)W:表示签发给驻华外交机关或领事机关的成员的签证。

无知领域疲劳症

一个概念,反复被人提起,反复阅读过相关知识,但依然不能对这个概念形成认知框架,最后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双目扫过书面内容,一切似懂非懂,只希望快速翻过,找一些能理解的内容充饥。我称之为“无知领域疲劳症”
信息爆炸的年代,的确很多内容不值得去仔细思考,需要快速过滤。但总有一些你必须知道的知识,你需要彻底的把它们消化。在学校的那会儿,就有不少书本内容并不能全部理解,但因为要应付考试,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去“弄明白”,好吧,不是弄明白,至少是能弄到能做题的地步。尽管出了校门,需要彻底弄明白的东西却并没有减少,但是却没有考试压力,去彻底弄明白的动力少了很多,而实际上,由于那些还需要弄明白的东西有了应用场景,这个时候如果能去弄明白,记忆将是十分深刻的。
面对无知领域,希望自己能慢一点,一个一个弄懂。弄懂的方法无非是:看书、找资料、找人聊、写文章、写码,而已。

OceanBase开始支持SQL啦!

最近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让OceanBase支持SQL查询,让我们的用户直接通过标准的MySQL Client就能使用到OceanBase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今天终于开小花了,截图纪念如下:


Cool Experience!

选择的权利

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往往需要一些已有的权利。这里面,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选择的权利。

比如说,为了获得户口,需要读博,中途离开,则意味着博士学位的失去,户口的失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读博的五六年中,你别无选择。
选择的权利,重要吗?
也许不重要,因为这些年你不曾需要选择。
也许很重要,因为你无数次希望选择,却又不舍放弃。
自由,也许不重要。但它最好能够触手能及。
一切,皆在权衡。

On Repeated Talk

当你遇到人跟你反复抱怨一件事的时候,该如何应对?


答案:

1. 全面的表达理解和同情
2. 开辟另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
分析:
1. 抱怨意味着寻求关注、寻求同理心。尽管关注和同理心无法从实质层面上改变问题,但可以极大满足交谈对象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对于女性尤其突出。
2. 一次并不能匆匆结束的对话,如果需要延续下去,就必须有话题。在没有更好话题的情况下,把当前“热点事件”拿来反复叙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常规的行为。这不仅存在于女性群体中,男性群体中同样存在类似现象。

流水—不腐

昨日,七点起床,订返程票。刷至八点,未果。颖颖帮电话订得一张,后网购亦得一张。四月二十八日站票至黄州,五月二日卧铺回京。夕日同窗皆问五一作何安排,有何旅行好去处,曰回家。皆叹,此汝之所为也?!久泊,思家之情益浓,春出冬归,一年一度,父母年迈,不得尽孝,每思及此,甚为神伤。几近而立之年,茕茕孑立,亦感怀之。下午,于吴叔处学裱画,甚乐。而此时,武汉春风和煦艳阳高照,颖颖一人独居,无可嬉戏娱乐,心中抑郁。于望慰之,出言不得其中,伤之甚也。及晚,吴叔烹鱼炖肉款之,小酌数杯,晕。归途酣睡于车中,及归家,再睡。是夜,颖伤吾未理会于她,余昏昏沉沉不知所终。


今日,昏睡至九时,沫浴更衣出门,见康于计算所。坐而论道。下午琉璃厂购得朱砂、一得墨、洋红膏,五一带予吾父。及晚,看房,破且贵。

公司的事情很多,对个人来说处在一个发展的节骨眼,心情却不是特别在状态。扭曲。
很想陪着颖,却是双城记,千言万语,胜不过一个拥抱。何况出言常有失。唉!

转载: 父母之爱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6b65010100mvmo.html  

说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多岁的父母,家境并不宽裕,为了供女儿在国外读书,不辞辛苦,每天起早贪黑的做生意。对他们来说,女儿就是他们的一切。四年 了,女儿快毕业了,想着能开始工作为家里分担了,可是父亲执意要女儿留在国外读博士。就算这么大年纪了,再怎么辛苦,也坚持要女儿得到最高的教育。

看到这,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被这对父母感动,为他们鼓掌?父母的爱如此无私,如此伟大。

可是,抱歉,我想说,这样爱着孩子的父母,被这样的爱爱着的孩子,如此可悲。

对,没有看错。可悲。

 

或许这样说很不知好歹,很不懂事。这样说是因为从不为人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苦心。

好一句苦心,苦了父母的心,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可能比你们更苦。

只是,为什么总是苦心,苦心,心就不能甜吗?

 

我想问父母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一个词。

很多人可能会回答,公务员,律师,等等等等。有没有家长注意到这个问题不是问职业,好吧,那,成功的人,这个答案很不错吧。

想听听我们孩子希望的答案吗?我不能代表所有人,起码,我希望父母的答案是:快乐的人

如 此简单而已。只是越是简单,越容易忘记。孩子成绩不好被父母念叨,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父母恨铁不成钢。。。种种这些,大家好像忘记了家的定义,是你在外 遇到了挫折时避风的港湾。可是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家却成了所有暴风雨的来源?一个人快乐,何其简单,一家人快乐,谈何容易。

 

刚 才的故事里,我很想知道有多少人会问,那个女儿呢,她是怎么想的呢?她希望留在国外读博士吗?四年了,她快毕业了,是想回国一展所长,还是在国外工作几 年?有没有人为她想过,四年来,她一个人在国外是生活得好吗,开心吗,想家吗。好不容易快毕业了,想不想马上飞回自己熟悉的城市,找回自己的根。

 

她想回去,很想。她有她的坚持,她有自己向往的未来,不想再在不属于她的国外浪费青春。说不上多难熬,只是,够了。

于 是,她试着争取。父亲和她说社会,说这个社会有多现实,说高文凭有多重要,说她根本什么都不懂。是,她涉世未深,可是不跌倒有怎么会有收获。她不怕跌倒, 只怕跌倒的时候,身边一个人也没有。父母说有多少海龟回国一文不值,她笑,海龟,任何人都能当,她所骄傲的从来不是海龟的身份,不是那份文凭,而是成长后 的自己。

可是,多少次的争执,带来的只是家庭关系的恶化,父母关系的恶化,父女关系的恶化。父母的关系是她的死穴,她可以什么都不求,只求 家庭和睦。所以,这场仗,她不想再继续了,她妥协了。在父母付出了这么多,含辛茹苦了这么多年,她又有什么资格对他们的期望说不?罢了,她很累了,就这样 吧,也不用再做梦了。

 

我常在想,父母和孩子,本该是最亲的人,可心却总是离得最远。根源是什么,到底是谁错了。

爱之深,责之切。

如果这就是答案,容我很不服责任的说,我宁愿他们少些这样的爱,分给尊重和信任。这远比充满束缚,带着责任的爱来的有意义。

我不希望他们把孩子当宝贝,自己省吃俭用就为了给孩子买东买西,与其这样,不如多教教孩子为人处世,告诉他们,生活只是满足需要。

我不希望他们整天围着孩子团团转,心里装得只有孩子。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为自己活着,尽情买自己想买的。

这样宠爱着孩子长大,这样一门心思的专注在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达不到期许,任谁也会心生怨恨。

 

所有的爱,用错了方式,都是可悲。

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辛辛苦苦十几年。之所以辛苦,其实是因为不懂得放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尊重孩子的决定,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去奋斗。

 

如果孩子成功了,你不会感到欣慰吗?

如果孩子果然摔了跟头,就一定要恶言相向,嘲笑他的坚持吗?你不能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天才都是重来到不怕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