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6b65010100mvmo.html
说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多岁的父母,家境并不宽裕,为了供女儿在国外读书,不辞辛苦,每天起早贪黑的做生意。对他们来说,女儿就是他们的一切。四年 了,女儿快毕业了,想着能开始工作为家里分担了,可是父亲执意要女儿留在国外读博士。就算这么大年纪了,再怎么辛苦,也坚持要女儿得到最高的教育。
看到这,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被这对父母感动,为他们鼓掌?父母的爱如此无私,如此伟大。
可是,抱歉,我想说,这样爱着孩子的父母,被这样的爱爱着的孩子,如此可悲。
对,没有看错。可悲。
或许这样说很不知好歹,很不懂事。这样说是因为从不为人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苦心。
好一句苦心,苦了父母的心,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心可能比你们更苦。
只是,为什么总是苦心,苦心,心就不能甜吗?
我想问父母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能一个词。
很多人可能会回答,公务员,律师,等等等等。有没有家长注意到这个问题不是问职业,好吧,那,成功的人,这个答案很不错吧。
想听听我们孩子希望的答案吗?我不能代表所有人,起码,我希望父母的答案是:快乐的人。
如 此简单而已。只是越是简单,越容易忘记。孩子成绩不好被父母念叨,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父母恨铁不成钢。。。种种这些,大家好像忘记了家的定义,是你在外 遇到了挫折时避风的港湾。可是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家却成了所有暴风雨的来源?一个人快乐,何其简单,一家人快乐,谈何容易。
刚 才的故事里,我很想知道有多少人会问,那个女儿呢,她是怎么想的呢?她希望留在国外读博士吗?四年了,她快毕业了,是想回国一展所长,还是在国外工作几 年?有没有人为她想过,四年来,她一个人在国外是生活得好吗,开心吗,想家吗。好不容易快毕业了,想不想马上飞回自己熟悉的城市,找回自己的根。
她想回去,很想。她有她的坚持,她有自己向往的未来,不想再在不属于她的国外浪费青春。说不上多难熬,只是,够了。
于 是,她试着争取。父亲和她说社会,说这个社会有多现实,说高文凭有多重要,说她根本什么都不懂。是,她涉世未深,可是不跌倒有怎么会有收获。她不怕跌倒, 只怕跌倒的时候,身边一个人也没有。父母说有多少海龟回国一文不值,她笑,海龟,任何人都能当,她所骄傲的从来不是海龟的身份,不是那份文凭,而是成长后 的自己。
可是,多少次的争执,带来的只是家庭关系的恶化,父母关系的恶化,父女关系的恶化。父母的关系是她的死穴,她可以什么都不求,只求 家庭和睦。所以,这场仗,她不想再继续了,她妥协了。在父母付出了这么多,含辛茹苦了这么多年,她又有什么资格对他们的期望说不?罢了,她很累了,就这样 吧,也不用再做梦了。
我常在想,父母和孩子,本该是最亲的人,可心却总是离得最远。根源是什么,到底是谁错了。
爱之深,责之切。
如果这就是答案,容我很不服责任的说,我宁愿他们少些这样的爱,分给尊重和信任。这远比充满束缚,带着责任的爱来的有意义。
我不希望他们把孩子当宝贝,自己省吃俭用就为了给孩子买东买西,与其这样,不如多教教孩子为人处世,告诉他们,生活只是满足需要。
我不希望他们整天围着孩子团团转,心里装得只有孩子。我希望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为自己活着,尽情买自己想买的。
这样宠爱着孩子长大,这样一门心思的专注在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达不到期许,任谁也会心生怨恨。
所有的爱,用错了方式,都是可悲。
多少父母为了孩子,辛辛苦苦十几年。之所以辛苦,其实是因为不懂得放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尊重孩子的决定,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去奋斗。
如果孩子成功了,你不会感到欣慰吗?
如果孩子果然摔了跟头,就一定要恶言相向,嘲笑他的坚持吗?你不能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天才都是重来到不怕重来的
大一时候写的,应该刚到华工不久,2004年。未 来 |
未来,一个还没有到来得世界,但或迟或早都要到来得一个世界。 我常常在想,我需要为自己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么?我的未来将会是怎样呢?我可以把握住我的未来么?未来,仿佛一切都太美好。 我的未来! 小时候,我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想象着自己长大以后会成为一名科学家,在奇妙的自然世界里徜徉。 后来,也许是“懂事”了,发现科学家仿佛什么也不是,那个字眼仿佛还没有“工程师”实在,同时我恋上了电子制作,我在作文里这样写过:“我一定要把电子技术学好,将来有机会的话可以作出一番大事业(什么大事业啊?),即使是运气不好没有干出一番事业来,我还可以回英山做修理的(大丈夫啊!能屈能伸!)”好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想法! 到了黄高,我遇上了我生命中的它 :计算机。我仿佛是前世和计算机有缘,一下就迷恋上了它,而且我发现自己对计算机有着极好的感觉,顺着这股感觉,我进步神速。不得不庆幸自己来到了黄高,一方面我结识了很多“经典”的朋友,一方面我遇见了生命中的它。 在黄高,计算机也没少占我时间,加之高二以后那个数学就像见了鬼一样跟我作对,冒的办法,学习学的很“艰苦”。这是,计算机成为抚平考试伤口的良药。每个星期六晚上我都要走到胜利街的两个书店去泡着,泡的爽了就到对面的网吧去“实践”,呵呵,没有被捉住过哦。我租的房子里总有几本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书,睡觉前倘若能看上几分钟,那便是幸福了,唉,可惜啊,高考在即,常常是不敢看,怕又迷恋上了。 高考,数学,理综GameOver,清华交大已经无望,华工成了唯一的选择(时间将证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我和老陈来到了华工,在这里,我们将要谱写新的历史! 华工,算不上高手云集(考试的不算啊,我不承认高分等价于高手),很多东西不得不靠自己去钻研开创(不知清华情况如何?)。大一暑假陈在创新基地做竞赛项目,受了些气,我回校(7.22)那天他跟我说“你计算机一定要在华工当老大,不要让别人有资格在你目前乱说话,我在自动化一定要做最强的,不准别人在我面前乱说话,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 我已经瞄准了操作系统这一块,慢慢发现,在OS这一块,你愈是钻的深了,连带学会的知识就愈是多。徜徉在OS的海洋里,其乐无穷啊!暑假就要开始写些初始的代码了,工程名字也想好了,就叫hustos. 回到 未来 这个主题上来。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剩下的就要看我在华工这三年的努力了。我会努力的。黄高,我遇到了它,华工,我将遇到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