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拂着微风对坐于草坪,仰望星空,洒下欢声笑语一片,恍若老友多年。

那一夜,拂着微风对坐于草坪,仰望星空,洒下欢声笑语一片,恍若老友多年。

当前的心境很不正常,需要强制调整。基于目前对自己的评测,我需要建立几条公理来约束自己了。
好好完成课设,复习好离散,再什么也不想地玩两天,结束一切怨念。
blog还有几篇没写,等到某个有兴致的夜晚吧 ;)
Prison Break, Season 1 & 2, DONE!

在中科院计算所(ict)智能中心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跟大家交流下我的一些实习体会。
首先聊下我如何联系到实习的,再简单说说我的实习内容和感受,最后结合我获得的信息谈一下实习与保研的问题。
1. 申请
最初我是没有想到要去中科院实习的,因为我想去ppLive。04月22日我就问TmacD如何申请ppLive实习了,他让我联系Lightning师兄。结果,在还没有开始联系Lightning的时候,缘于燕姿的光盘,仰慕到了小N师兄,于是一起到东园吃饭。他以03级第四名的成绩保送到了中科院,聊天时提到ppLive实习和考研,他建议我尝试下申请计算所的暑期实习。
反正email的成本为0分每封,不妨尝试下!回去后百度了下计算所OS相关的老师,最终选定给OS组的A老师发了封Mail,表达了对OS组的的向往之情。由于我只对OS这块感兴趣,所以也就没有采用广撒网的方式。第二天,竟然收到了A老师的回复,他表示智能中心没有接收大三实习生的先例,但若感兴趣,也“可以”过来。这话说的含糊,我也就含糊地当他同意了,立刻回复,两三封邮件过后他看了我的简历,最终同意了我的实习请求,但很明确地说明没有住宿和补助。
大约过了20多天吧,给老师打了个电话,最终确认了一下,于是申请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从5月7号给老师发出的第一封邮件到6月6号最终确认,正好一个月时间。一切顺利。
后面才是真正麻烦的事情,麻烦得让我几乎打算放弃。原以为北京同学多,住宿很好搞定,结果四处一联系,要么回家,要么实习,没了办法,开始在校内上动用好友的好友,不是好友地变成好友,然而,毫无希望。最后差不多打算放弃了。什么事情都得折腾,折腾得你彻底失望了再给你点曙光。逛校内的时候无意踩到了一个北京同学,本以为他那里是完全不可能有地方的,结果随意一问,竟然说OK!而且他们学校(农大)的离计算所只要30分钟车!So Nice!于是,住宿问题在绝望中解决了。
6班的叶子也去计算所,于是约定同行。他是通过电面去的,在另外一个部门。
2. 实习
期末考试结束后,买了7月10日的票,和叶子一起直奔北京。幸得LY师兄的帮助,很容易就找到了计算所。
第一天,上午8:00到达ict大楼,开始了实习的第一天。
我被分配到A老师旁边的位子上,这下我就可以随时和他交流了,Hoho~
稍后,我们到会议室聊了会儿,主要是确认了我的实习时间,然后仔细介绍了他当前想做或正在做的几个项目:
·龙芯原型机的初始化代码重构
·SMP机虚拟多操作系统,多种操作系统底层代码重构
·多处理机通信协议正确性的形式化证明
·Google文件系统研究
首先我用了4天时间来了解熟悉以上方面,最终我选择了3,现在知道,就是做应用于曙光5000中的BCL通信协议的形式化验证工作,使用了一个叫Spin的验证工具。
老师也没有很具体的指导,只是说明了我最后要达到的目标–验证协议,证明正确,或者找出错误并提出改进意见。后面的工作就靠自己一步一步来了。首先花了三四天的时间了解一个叫Magic的软件,后来才知道,此软件纯粹跟目标毫不相关。这几天算是浪费了……后面开始学习Spin的使用,学习Promela语法,学习用Promela语言来描述通信模型,等等。直到实习的第11天,开始正式单战BCL协议了。这个协议下面分了ABC三类,依次变得复杂。A类是起步,花了2天时间,B类花了大约1天,C类又花了一两天。这一块一共用了1周时间。第三周着手写报告,洋洋洒洒近三十页,用画板画了近20张图……当报告写到结果分析的时候,意外出现了:前面的验证结果根本不能说明协议到底有无错误!经过一晚上的加班检查发现问题出在我建立的信道模拟模型上,这个部分带来了大量的状态,造成状态组合爆炸,Spin无法穷尽整个协议状态空间。这时实习到了第17天。跟老师反应了这个问题,他就一句话:“呵呵呵,你想想办法,我也不知道。”经过一天的思考,最终提出了几套简化信道模型的方案。又花了两天时间一一重新验证,终于搞定!在第21天给老师做了ppt报告,一共找到好几个错误,其中有两个致命错,同时还提出了一套进一步提高C类协议执行效率的改进方案。老师对结果基本满意,同时提出意见,让我在结论的理论性,可靠性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完善报告内容。并且还说,那篇报告如果稍加整理,可以发表到一个比较高档的国内杂志上,把我大大惊讶了下–就这玩意儿也能发表??后面的几天就折腾背后的理论了,Spin相关的paper不知道看了多少,最后基本搞定。有几个点的证明是在太没思路,所以也有搞不定的。唉,水平有限。
从7-11到8-10,正好30天,除去每个极度happy的weekend,工作了大约二十三四天,正好!
实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博士哥哥负责给我就协议方面释疑,有时候有不懂的也可以直接问老师。大家都很nice,交流起来没有距离,如同朋友。这种氛围,很好!
实习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的,最有盼头的就是周末了。到了周末可以和高中同学们聚餐、K歌、看电影、游玩、打球,等等,爽就一个字!
某个周一,本是上班时间,同学突然打电话来邀去K歌。考虑到所里正处于高温假时期,老师都不在,我便欣然应往,还拉上了叶子。晚上回到实验室的时候令我傻眼的一幕发生了:老师正坐在他的桌前……当时紧张的犯傻,竟然开口问老师:“A老师,你不是不在北京么?” 后面的对话就不说了,总之,两个字:犯傻!
上面的只是一个大概,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 http://raywill.blog.sohu.com/entry/4514868/#entry 看到我每天的实习日志。
3. 经验
到了ict才发现,他们那里有很多实习生。主要是来自中科大,也有其他学校的。不同部门有各自的实习生计划,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用email询问。像叶子所在的实验室,实际上特别缺人,如果你抓住了这个信息,进去问题应该不会大。这次,华科到ict的据我所知有4个,三个cs的,一个生物的。希望大家大胆地申请,明年一定可以更多。
在ict实习,你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住宿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你解决了,告知老师,没有很特殊的情况,他会让你来:在实验室腾一个位置出来很容易。
有人担心自己的水平问题,实际上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认识到的两个科大的,感觉真的一般般。记住:来这里实习,没人指望你顶下半边天。只要你在实习中展示出良好的态度,努力去做了,一定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
ict更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你分数够保研,能力很好,老师是不会很在意你的名次的。原因很简单:他是要人来帮忙干活,不是要人来帮忙考试。如何展示你的能力?我想最好莫过于实习这种方式了。
通过跟老师的几次聊天知道,他们最看重的是能力,因为,ict并没有太多时间去重新培养你的能力:研一全部上课,研二上一半上课一半工作,下学期可以完全工作,研三上开始写论文,三下找工作,答辩。所以,实际为他可用时间为一年不到。这么短的时间,让他如何培养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特欢迎硕博连读,这样以来他们的培养时间就好安排了。如果你喜欢做研究,愿意硕博连读,无论保考,肯定更受欢迎。
这边的研究氛围给我的印象很好。也有人QQ,也有人校内,也有人看电影,但那主要在中午和晚饭后,正式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事。讨论气氛也不错,很随意,但很深入。
关于导师,我愿意把他们分为两种:一种是坐在办公室里,一种是和同学们一样,坐在隔间里。前者职位高,后者低,前者我很少见到,后者我天天见面,有了问题可以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讨论。
有的实习部门有大约300每月的补贴,有的没有。不过我相信,如果你要去ict实习,目的绝对不在于此吧?呵呵~
另外,北京物价相对于武汉可能会让你有些短暂的不适应,不过吃过几顿饭后,对于7块8块就习以为常了。倒是回到武汉后觉得武汉的东西真是便宜啊!!(公交除外,嘿嘿嘿!)
******
实习的时间也不长,以上愚见,不当之处还望见谅。不详之处也许在blog(http://raywill.blog.sohu.com/entry/4514868/#entry)上说的比较明白,欢迎访问。
特别鸣谢:小N,Miller,白云众神!
邪人说,上篇字数太少,好吧,我来接着扯淡。
昨日
4:30 PM,别过Buou,邪人,上公汽至西站。
7:10 PM,发车~ 武汉,我回来啦!
夜,眼睛困,脖子酸,身子冷。随意吃了些零食。
站着的时候,望着漆黑的窗外,脑子里梳理着北京的一幕一幕。老朋友,新朋友,实习,扯淡,聚餐,还有长久的聊天。这一个月堪称完美!无尽的新体念!我比燕姿幸福,相比于“完美的一月”,我有完美的夏天~
且把要感谢的人写下:
Wuhan:
小N,Miller,“白云”
按照人物出场顺序,Beijing:
叶子,Buou,王毅师兄,佘,LD,马导,TM,HR,fdx,ChJ,张师兄,知行2#811的兄弟们
黎明,醒来,睡去。再次看窗外时发现太阳已经升起了,红通通的并不刺眼。这让我想起了昨天早上看日出的情景,那长久的沉寂清新,那片刻的壮丽辉煌。
早上,走廊上开始松动起来,大约又是在郑州下了很多人吧。“郑州是个大站,上下车的旅客比较多,请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依次从后门下车,刚上车的乘客请往里走”=.= 在俺脑子里面,一直都把火车和公汽的用语融合在了一起滴,faint a faint~~~
大约6点,火车上上来俩非洲人,一个是炭黑的,一个是咖啡色的~。咖啡坐在我对面,显然,他对中国不是很熟悉,从他买方便面和矿泉水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没有说话,只是比划着,拿出钱来让售货员自己来挑。这个他可以应付,所以,我继续微笑沉默。
过了片刻,我想,他可能并不熟悉火车上哪里有水,看他张望的神态,终于开口了:“You can get hot water over there.”等他打水回来,我们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起来。很多没能听懂,但我说的他都能懂,除非我找不到单词来表达自己了……唉,学少了。
他来自非洲一个小国家(名字无法翻译……),27,very first time come to China for business,Speak English and French , Major in philosophy.
后面一路上聊的比较有意思,旁人也开始感兴趣,让我来当翻译。嘿嘿,竟然发现说英语不是很吃力,想当年读小学的时候,说普通话我都觉得费力:(
他们的目的地是广州,但这个车到湛江,并不是很方便。乘务员过来让我跟他们说:建议他们在武汉下,从武汉到深圳的直达车多。他们同意了。
唉,可怜他们不会中文,那我们帮帮忙吧~ 下火车,硬哥帮咖啡抬包,我就在前面“探”路,分别问了汽车,飞机,火车的时间价格。炭黑仿佛很上道,最终有主见地决定坐飞机。而且,他拒绝在那些售票点买票,要直接到机场再买,手续费就省了!Orz,厉害!然后找到出租,司机不是很厚道,一个道路费说要额外的15块,炭黑听了立马从车里面下来,拿了行李便走,大半天我才明白,他说那只要10块,不是15块,司机“Bu Hao”……我彻底无语了。去趟机场大概可以挣几个钱,司机忙下来打圆场,要我帮忙解释那个钱是必须的,是合法的,我也懒得说了,让他自己比划去吧!看着发生的一切,咖啡有点蒙,呵呵,新来的!半天,终于比划成10块了,上车~
车站告别了他们,我直接回学校。这才注意到武汉的热!
相比于4毛,武汉2元的公交让我一下有点不适应了……
在主校区门口竟然碰到钢渣了,也是刚从家回来。HAND&HUG~ 一起坐校车到韵苑。
回来,光哥请我吃饺子~~So Nice Of Him! 洗去疲惫之后吃着饺子,爽!
2点,实习考研的都走了,我和光哥随意聊了聊,不知不觉,我躺在散了一地的报纸上睡着了。
五点多醒来,一切开始适应。IC卡用不了,从舅舅那里弄了个网络电话帐号,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得知妹妹的通知下来了,被襄樊的一家专科护理录取,有书读,中!然后又给Bobo说了声到了。
至此,北京,武汉,划了条线。
开始厌烦这漫漫的旅途。
曾记一年前初次踏上火车时的兴奋,对异乡情调的好奇(上海,北京)。水乡的柔情,平原的飘渺,那一切是如此动人。
一年后,那种感觉荡然无存。去行无票,站至河北,回行虽有票,和同学交替而坐,漫漫长夜,熬熬熬!
去年的夜,透过窗户看远方的街灯,我想象着街道的整齐和现代;今年的夜,纵是望去,我已无心。也许是不愿承认心境的变化,心中暗暗安慰自己,去年的夜,那是江南,今年的夜,这是华北。江南,空中蕴着的是水气;平原大漠,天上飘着的是尘土。
物是人是心已非,心中掠过一丝凉意,有些害怕。因为害怕,我努力为自己编造理由。
为何如此不愿承认自己心境的变化呢?是因为潜意识里认为原来的自己才是原始本真的?改变就意味着妥协变质?好一个天真烂漫的想法!好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家伙!
对一件事,能够一口咬定地下结论的人,只有两种可能:博学,无知。
我还是有些无知吧,因为我确定过去的我不是博学,坚持的只是那些没有经过思考和检验的原始想法。原始的东西,很好,但也需要现实的检验。
那些残存于记忆中的模糊影像左右着我们,无形地控制着我们的判断标准。然而,现在的故事,怎能和历史重叠?孰好,孰坏?记忆啊,我该如何面对那未知的精彩?
心非,一定坏?不然吧。那封了尘的心,包容了美丽,但也绝对包容了错误。给自己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何乐不为?
列车带走了记忆,驶向未来。剩下我徘徊,重新思考。
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对ICT的印象,已经我所实见的ICT,以及我所认识到的保研相关问题
2. 北京的朋友们,不仅仅是感谢!
3. 对北京武汉的新看法
4. 对生活的新感悟。从fdx和刚认识的cj那里学习领悟到不少东西,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
5. 何必是
6. 一些新鲜事。比如走路,看书,约会(算么?不确定),放肆和努力。
除了总结,当然还得要有后面两个月的计划。在火车上也许会写一些,其余的,武汉动笔吧。一周之内全部发布~
实习结束,不日回湖北。
昨天的日志:
同样拥挤的公交,同样凉爽的天气,同样的实习心情。一早过去就跟马老师打招呼,说要回家了,奠定了这天的基调。
实习结束的时候需要导师填写一张评估表格,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并交给了他,然后我开始整理前些日子的程序文档,一一归并分类作好记录。马老师非常认真地阅读完表格前面的几页实习说明书,写好了评语,很细致地问我需要盖什么章子。这个学校要求的肯定不是很严格,我就说什么方便盖就盖什么吧。马老师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后让我去吴秘书那里盖了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章。填写日期的时候,他怕实习时间不够规定的4周,还很仔细地算了下该写什么结束日期,一看日历正好,7.11–8.10。
官方的东西都搞好了,上午我继续整理文档,同时把后来简化版的内容更新到文档中。
下午,基本没什么事情了,我就闲溜白云。老师也在Term,不时起身转一转。总感觉他好象有些什么要跟我说,好吧,我来init.
这些天来没有很直接地问他关于保送的问题,即使是立秋那天他突然跟我说保送生的事情,那时我也没说到我的意向,只是问了些关乎大家的问题。今年的计划保送范围要比去年大,他总觉得这对于考生来说十分不公平(在他这里毕业的几乎都是考进来的,而且,他认为有些保来的也不一定怎么样。理由:你成绩好,实际上是靠时间投入换取的。学习上的时间投入多了,实践方面的投入自然减少。而且,大学考试,考的内容是个人就能会)。既然快要走了,是时候直接问一下了,他没有给我很直接的答案,却告诉了很多怎样往院里面透资料的问题,尽在不言中。
一个下午,我们都在很随意地聊天。我给他介绍校内,介绍华工CS的实践环节如何之不错;他给我讲Terminal的基本概念,XManager的用法,讲曙光和他当年的调试经历。还聊了很多关于研究生的事,华工来这边的表现得都很不错,他说。而且我还得知坐我斜对面的一个gg竟然也是华工的,还是黄冈老乡!
他还告诉我,系统结构这边从就业来看不如楼下的搞网络和搞搜索的,出去之后唯一特别点的就是会Linux点。这里出去的大多要改行,因为,中国每年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搞系统结构的,同时外企也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很核心的部门,导致这个领域就业并不是很乐观。象网络和搜索,出路就要广的多。
最后一天,还是象往常一样到6点下班,只是这次,交回了门卡。走的时候,送了一个小玩具给老师,道一声9月再见,再和师兄们别过,背上书包,走出智能中心,走出ict大楼。
想到再也不能随意出入了,那分刚来时的距离感再次出现。
晚上到北航见了哥,几个他的同学,还有他的老师,又喝了一瓶多,困。
interleaving n.[计]交叉,交错
abstraction n. 提取
reasoning n. 推理, 评理, 论证 adj. 推理的
to this end prep.为此目的,为此
mitigate v. 减轻
refinement n. 精致, (言谈, 举止等的)文雅, 精巧
syntactically adv. [语]依照句法地, 在语句构成上
tuple n. 元组
twofold adj. 两部分的, 双重的 adv. 两部分地, 双重地
depict vt. 描述, 描写
refine vt. 精炼, 精制, 使文雅高尚
compilation n. 编辑
akin adj. 同族的, 类似的 akin to vt.与…类似 [反义词] alien
on-the-fly 【信】在传输过程中;【设】高速旋转,飞击 [EXP]My wife is always on the fly. 我妻子总是忙忙碌碌。
i.e. adv. 也就是
dual adj. 双的, 二重的, 双重
temporal adj. 时间的, 当时的, 暂时的, 现世的, 世俗的 n. 世间万物, 教会财产
unary adj. [数]一元的 [EXP] unary operator 单目运算符
rendezvous n. 集合点 v. 在指定地点集合
elaborate adj. 精心制作的, 详细阐述的, 精细 vt. 精心制作, 详细阐述 v. 详细描述
arbitrary adj. 任意的, 武断的, 独裁的, 专断的
proposition n. 主张, 建议, 陈述, 命题
deviated n.偏科的
aberration n. 失常
robust 精力充沛的
algebra n. 代数学
fairness n. 公平, 正直, 美好, 明亮, 清晰, 适当, 顺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