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09月

家有儿女事儿多

最近一个月,长进最大的是笑笑。她的生活很规律,很健康,长了不少肉。

妈妈每天6点30左右起床,给女儿做早餐和午餐,然后自己提前吃好早餐。笑笑则是早上大约7点40起床,会自己做一页百以内的口算,然后在妈妈的带领下背诵古诗,背完她就吃饭,洗簌,喊我起床。然后我们一起步行上学,学校距离很近,只需要四五分钟。送完笑笑,我就正好赶8:50的公交车去地铁站,大约9:20前到公司。

笑笑在学校里的时光非常开心,为啥开心呢?因为每天就是 play play play,play all day。每上一节课,就会教室锁门,赶他们去操场上瞎玩。笑笑适应得很好,已经和学校里仅有的几个中国人打成一片,形成了一个她说的“中文帮”,有自己的玩耍秘密基地。帮派成员是两个2年级的女孩,和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最近可能又吸纳了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开始我还有点担心,这天天和中国人混在一起,英语怎么长进呢?不过转念一想,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环境,能有这样的过渡,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吗?而且,最近放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无数的外国小男孩小女孩跟她说“Byebye Luna”了,完全不用担心。想想也是,课外中文帮,课内万国帮,不亦乐乎?

放学后,妈妈会带她在外面玩到吃完饭的时间才回家。Rosedale 实在是神一般的存在,到处是大公园,大操场,没有车,人也不多,非常安全和宽敞。

因为每天的运动量非常大,晚上到家都是又累又饿,妈妈的饭菜做得香,她吃得也多。

吃完晚饭就在妈妈的督促下做国内二年级的数学和语文作业。这两年正好给她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开始计划逐步引导她自学,自己去领悟和学习新知识。如果能把这一关过好,受益终身。

我现在会在6~7点之间回家,吃饭,陪她们玩一下。大概9点她们休息了,我再干两三个小时。基本啥也不耽误。还挺好。

记录个新鲜事,上周末有一家人做 Moving sell,就是要搬家了,把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二手卖掉,甚至包括衣服、行李箱、厨房里的瓶瓶罐罐、旅游纪念品、床、桌椅板凳,等等。售卖地点就在家里,开始我还以为价格会很贵,不会有人去买,周六去看了下热闹,居然门口排起了队。我们也进去淘宝了一下,哇,真是骨折价,四层楼的别墅,满满当当,很多很好的东西,每个物件上都贴了个小价签,都是很很便宜的价格卖掉了。我们花了45加元,买了一个非常精美的钟表,一个正好很需要的陶瓷大汤碗,还有几件小玩意。办工桌也挺想买的,70加元,嫌贵了点就算了。

看上去,这个 Moving sell 产业链还很完善。不光附近的人,还有很远的人打车过来选东西,有专业公司帮助业主宣传和售卖,一条龙。有意思。

那天,买完东西就带笑笑去边上的森林里徒步,我们就一起编故事,想象着家人为什么会把东西卖了个精光。有欢乐版,有恐怖版,有曲折离奇版,有意思。

说一个我很生气的事情。之前我是从不用信用卡的,支付宝、银行卡就能解决我的所有问题,消费少,信用卡积分对我也起不到大作用。国外在线交易没有信用卡不行,这不,已经被坑了。在  United 上订了圣诞节去纽约的机票,然后去 Expedia 上订酒店。明明搜出来是税前 $350一晚的酒店,进入订单确认环节不为什么变成了接近税前 $490,于是我又选了另一家酒店,价格合适位置也合适,但是订单确认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确认掉的却是前一家订单。如果是国内,一定会进入到支付的环节,我可以最后确认总价,但是信用卡支付太丝滑,我还是订单成交几分钟后才突然发现我的订单错了。而且,很不幸,这个订单是不可取消的,商家也拒绝通融,Expedia 则是踢皮球。硬生生被宰上千块,加元。难怪柏老师说 Expedia 是个垃圾,的确是个垃圾!

上周日,给笑笑终于物色到一个非常好的绘画老师。虽然路途遥远,要1个小时才能到,但是应该是很值得的。期待她对绘画的掌控能上一个新台阶。

也是上周日,给笑笑在 Canada Tire 买好了冰鞋和头盔,这周就要开始第一次滑冰课了。加拿大什么都贵,就是这个滑冰课,跟国内实在是差不多。不撸白不撸。

想到这些东西明年大部分都带不走,已经在很克制地消费了,但是家里的东西依然还是在一点点变多,变多,变多。好吧。

多伦多小记1-开学第一周

  8.8号落地加拿大,转眼已经一个月了,笑笑也在这边上小学一周了,记录几笔感受吧。

  笑笑上的小学是这边一所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老牌公立,和国内一样,也是学区制,只要你持有本地的工作签证,在学区范围内租房或者买房,就可以入学就读。学校一共6个年级,一个年级基本2-3个班,一个班最多20个人,这个是多伦多教育局的规定。某些年级会出现混班的现象,一个班里既有1年级,也有2年级,通常这种情况是由于一个班学生数量严重不足,凑不成一个班,为了不浪费师资资源,所以就2个年级混成一个班。第一天送笑笑上学的时候,我就注意到有「Grade 1/ Grade 2」的班牌,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个班是混班的。这种现象在加拿大的公立小学里很常见,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二大但人口只有四千万的国家,地广人稀的特点也突出地反映在了教育上。

  每个年级在新的一年都是重新分班的,这里班主任不跟班去新的年级,也就是说,一年级的老师只带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只带二年级,娃娃们每一年都要面对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这里不太喜欢孩子们形成“小团体”,有时候老师在新年级分班的时候可能还会“故意”把玩得特别近的孩子分到两个不同的班,很考验孩子的适应能力。

  开学一周笑笑的基本作息是8:45上学,3:20放学,中间有吃早茶(morning tea)和午餐(lunch)的时间,全天基本是“玩”过来的,她上过数学、音乐和体育课,其他时间都是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

  数学是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国内一年级上学期的内容,对于在国内被严格训练过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娃娃们来说,这点难度简直就是super easy模式了,笑笑说她几分钟就写完了全部的算式题,但班级里的很多本地孩子是第一次学,有好些口算题做不出来,这也算是国内外教育进度的极大差异吧。

  通过放学后和笑笑的聊天,我感觉在加拿大,「游戏」理念贯穿在所有课程老师的教学实施当中,不过是音乐课还是体育课,老师无一例外都是通过2-3个有趣的游戏,在玩中实施教学内容的,听下来,「二年级」和「幼儿园」差不多😂,娃肯定是开心快乐的,不过作为中国家长,你当然会忍不住想,这一天天的感觉啥也没学到啥啊~

  得益于这种轻松的氛围,笑笑第一周适应得不错,她基本听得懂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同学们之间的谈话,但输出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她能用简单的话回应同学,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但复杂一点的对话,她还不敢说和会说,慢慢来,娃娃已经做得很好了。之前我们难免焦虑,新的国家、新的环境、新的语言,她会不会完全不愿意去上学,目前感受下来还好,当然后面肯定还有起伏和挫折,无论如何我们会陪着她一起度过。这边的公立小学会给非本土的孩子提供免费的ESL课程,类似于1对1的英语补习课,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快地适应纯英语的环境,笑笑的班主任已经告诉我们,笑笑是肯定能参加学校的ESL课程的,学校大概会在9月底通知我们具体的上课时间,相信也会对她突破语言关有所帮助吧。

  说了这么多,目前唯一想吐槽的一点就是,这边的公立小学不包孩子的中餐,需要自己做好带去学校,每天早上6:30爬起来做饭太费妈了啊啊啊啊啊啊啊!这一点还是国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