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08月

SF 第一天

今天是在海外上班第一天,六点多就醒了,收到一个高中同学的咨询,问我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我回复四个字“骗子项目”,然后跟他聊了大半个小时,看上去我没能给他说明白。

8:00 出门,8:25到公司,正好遇到泽瑞到公司,帮我刷卡进门(我自己的工牌还没邮寄到)。

公司的位置是真好,玻璃外面就是 CN Tower,再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安大略湖。今天能见度不错,似乎能看到40km外的美国“湖岸线”。

今天上午的任务是HR培训,员工福利方面,有500美元的办公用品报销额度,Fitness 也可以报销,养宠物的还有宠物保险赠送。英语还是不太行,很多口头传递的部分没有听清楚,ppt 上写的倒是都了解得很清晰。

ESPP 正好启动了,打折购买公司股票,并且是按照历史上某个低价的基础上再打折。希望 Fidelity 账号早点给我设置好,让我薅个羊毛。

SF 的确是个创业公司,除了数据库是自己写的,办公相关的东西能买就买,导致我今天光安全认证的 App 就装了三个,五花八门。在阿里,一个阿里郎搞定全部(不过,passkey 的确是个不错的安全认证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钓鱼。几个月之前 github 都开始强推了。国内用 passkey 的还不多)

午餐公司提供,4个菜,0个饭。口味爱不起来。据说湾区办公室选择很多很美味。因为没有碳水,下午的确是不困,除了2点钟习惯性困了5分钟,之后0咖都不困。

下午的任务是配置电脑,配置开发环境。整体感觉是乱糟糟的,guidance 切分成了很多封邮件通知、加很多个平台通知,并且发出的时间有今天的,也有几天前的(还没开始 first day 呢,邮件就已经到了,有意思)。SF 的组件、环境比较复杂,幸亏是在云上自己部署,如果是线下交付,那真是不可想象!

培训是按照美西时间搞定,下午连轴转。他们下午六点,多伦多已经九点了,搞得我晚饭都没吃,只吃了点饼干(饮料点心24h无限量供应)。还好 monkey 做好了红烧排骨,9:00从公司出门,9:20到家,吃上了美味的排骨。

对了,因为上班,才看到了9点的多伦多,不愧是大城市,9点的地铁车厢越来越满,出了地铁,街上也都还有很多人,丝毫没有不安全的感觉。

街溜子

这几天继续当街溜子,Bay St., Yonge St., Javists St., Church St. 这几条街走了个遍,很熟悉。超市除了 Loblaws,Metro 也去了,还有一些亚洲杂货铺。

办卡方面,SIN 办好了,电话卡办好了,图书卡办好了,公交卡办好了,银行卡也办好了,信用卡预约中。

吃饭方面,主要是 monkey 自己做,越来越能掌握节奏了。中式厨房雏形初见,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的专属。

这几天到了Allan Gardens,水族馆,市政厅,CN Tower,Snowflake 办公室所在的大楼。

多伦多的公交系统挺好的,3.5加元2小时免费无限换乘政策是我的大爱。步行得比较多,腿都走细了。

Amazon 网购的流程走了一遍,挺方便的,就是信用卡扣款时机不太习惯,下单后好几天突然一笔信用卡扣款,我还以为是被盗刷了。净水器,买了个滤壶,水质瞬间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涩味消失了,但还是略有一点点咸味。这是滤壶远离决定的。如果希望进一步改进,必须用上 RO 反滤,亚马逊搜索 Countertop Water Filter,有不需要修改水路的桌面反滤系统。

去了趟 Rosedale,以及笑笑未来的学校。这个社区真不错!

多伦多的水

多伦多的自来水,实在太糟糕!直接感官上,比北京的都差,喝在嘴里有一股咸味,仿佛加过了调料。我喝过的水里,多伦多可以排倒数第二了。倒数第一是泰国(曼谷、芭提雅)。

虽然网上说多伦多水质标准很高,但我用生物传感器测试的结论是:扯淡!

多伦多的自来水水质要求比中国最新的饮用水标准高。硬度指标(碳酸钙)实测平均124,中国国家标准上限是450

这个水泡茶,红茶的话会在杯底留下一圈氧化褐色沉淀,西湖龙井的话,喝下去带着一股涩味。真是糟践了我的茶。

于是连夜下单了滤水壶,亚马逊上选了个便宜的,Waterdrop,CND$32,一个滤芯可以用3个月,够了。下周二到,希望能好点。


学习时间:

  • 大多倫多地區(GTA)的水質硬度為7.5 GPG,屬於硬水

多伦多的水从哪里来,水的处理过程是什么?

安大略省有超过25万个湖泊、河流和溪流,但其省会城市多伦多的唯一水源是安大略湖。

通过几个建在岸边1至5公里处的水下取水管道,水被从大湖中拉到一系列管道中,用化学品和其他方法过滤水。

一旦许多杂质被抽出,剩下的清水就会到达该市的四个不同的水处理厂之一。在那里,通过添加氯气、氟化物、氨水和磷酸,使水达到多伦多市环境、保护和公园部规定的水质标准。

多伦多第一天

乘还有热乎劲,多记录一下。

昨天到达多伦多,睡觉搞定了。第二天,开始解决吃饭问题。

多伦多此时的气候非常宜人,早上零星小雨,中午阴天,下午晴间多云,25度左右,八点多天黑。

楼下一两百米远就是 Loblaws “杂货店”,昨天房东给我介绍了他们家。Loblaws 东西很齐全,是个超级大超市。Loblaws 的货架布局,和麦德龙比较像,和联华等差别比较大。今天采购了CND$180 的食物,遇到的新鲜事:

  1. 这里买菜,称重居然是在收银台!
  2. 为了买一袋盐,找断了腿,感觉在这里,盐只是一种很小众的调料?!不知道这个感觉是不是对的。将要放弃的时候,monkey 看到了一瓶盐,600g 左右,CND$5 ,相当于26块钱。
  3. 鸡蛋分有机无机。误入有机柜台前面找鸡蛋,半天没找到,问导购 “execute me, where is egg?”,华人大叔说:“可以讲中文。这边就是鸡蛋,不过这里是有机的,你可以去8号货架,那边也有。”
  4. Loblaws 也卖电饭锅,CND$25,比亚马逊便宜。
  5. 米,好贵。可能是没找对地方?还是说大米在这里也是小众产品?有待改天探索。

有了Loblaws 的采购,早餐可以吃煎鸡蛋、燕麦牛奶、面包、饼干了。后面买点面粉,还可以做小煎饼。小康矣!

下午去 College Park 办健康卡(OHIP),有了这个就可以免费看病。办卡很顺利。办完出来看到边上有一家杂货店叫 Dollarama,就顺便看了下,蒙了,怎么价格换算成 RMB 后和国内差不太多?有的甚至比国内还便宜。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元店。买了封口夹、杯子、洗碗手套等小东西,总共花了 CND$17,放在国内,这个价格马马虎虎,放在这里,真不贵。下次小东西还来这里。

Dollorama 的货架风格和国内的小卖部接近,单规模更大,整洁程度稍微高一点。顶天了和县城里比较大的商超类似吧。

值得一说的,办健康卡的地方叫 OntarioService,类似于杭州便民中心,可以一站式办理很多业务。和杭州不一样之处在于,这个 OntarioService 是和商店、地铁、餐馆等混合在一起的,相当于是,一个地铁综合体里,混合了商业、办公和政务。

办理健康卡时,有两个材料我们认为需要打印一下,于是在 OntarioService 外面找了个打印店,老板了解到我们只需要打印4张的时候,说他们家起步费 CND$20,页数太少不划算,把我们指到了对面的小卖部打印。真是够实诚的!

小卖部打印 $3 起步费,外加0.25一张。小哥不愿意对20块钱找零,看到我们有硬币,就说收硬币好了,即使硬币只有2块多一点点。个体户,够随性。

话说,小卖部这个打印流程挺好的,值得国内借鉴:连一个 wifi,iPhone “用其它应用打开” 菜单里直接点打印就行。不用发邮箱,不用提前上传,方便快捷。大部分打印机都支持这个功能,不需要购买特殊设备。


学习时间:

1. 2023年加拿大人最满意的大型杂货店是Costco,排名第二的是Metro、排名第三的是Walmart,而Loblaws仅排第13位,也就是倒数第二。大统华是 Loblaws 旗下子品牌。

2. Dollarama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蒙特利尔,是加拿大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连锁“一元店”零售商,以其低价的手工艺品、洗浴用品和家居用品而闻名。

 

多伦多之旅

乘着记忆还热乎,赶快记录下杭州-里斯本-多伦多之行的要点。

 JD621  (14h15min) + TP257 (8h15m)

杭州萧山机场T4出发,其余都是大家熟悉的,仅述要点:

(1)行李限重 23kg 一件,但实际没有那么严格,稍微超出一两斤问题不大。另外,如果行李很多,可以考虑不要用箱子打包,而是用袋子打包。袋子容量大、自重轻,很适合飞机托运。如果有很多书籍,建议独立走海运,20多点一公斤,比飞机随身携带运输便宜省事。

(2)连程机票的额外行李额度,需要去机场柜台购买。我这个价格是1200一件,包含全程,后继无需付费。

(3)手提行李箱、手提包等,没有称重,没有计数,相当于实际不限重量、不限个数 —— 虽然网站上说不得超过7kg。

(4)杭州萧山机场会把两程机票都出出来,到里斯本后无需再取机票。

里斯本转机,我最关心的点如下:

(1)转机复杂度:非常简单。因为这个连程机票不需要出航站楼,所以走的是简易流程:从摆渡车下来后,按照“connecting fligts” 指示走就行,不出航站楼,经过一个特殊的快速安检通道,就到了候机大厅,找个位子等飞机就行。至于飞机停靠在哪里,看牌子就行。从上摆渡车,到候机大厅做好等飞机,全程大概30~40min。   如果飞机不晚点,大概率从摆渡车下来,到达候机大厅时,候机室需要还没定下来(我这一趟是 8:40出来的,而我们8:00 左右就到候机大厅了)

(2)剩余的几个小时,可以用于买买买,支持 visa 信用卡支付。此时,想发朋友圈了,对吧?里斯本的机场wifi太差了,根本连不上。所以,建议出国前先买一天欧洲流量,大概二三十块钱,用来打发这两三个小时还是划算的。

(3)里斯本机场柜台是否会对行李称重?我没有遇到!真是恨死了。要知道不称重,我就多带几本书来了。

(4)JD621 和 TP257 都会发两顿餐食。TP257 第一顿在起飞后,第二顿在降落前,其中第二顿比较简单。

(5)里斯本的飞机上有 wifi,但价格很贵,10欧一个小时,不划算。

多伦多入境,要点如下:

(1)提前几天在 ArriveCAN 这个 APP 上做好申报。多伦多下飞机后,会有很多自助机器,扫描护照首页+人脸拍照,会吐给你一张纸,这张纸在出机场的全程都会用到。

(2)大签:普通游客出机场会非常简单,但工作签证会被中间分流到移民局的柜台做大签(真正的 work permit,一张 A4 纸,它是在加拿大合法工作的凭证)。做大签我被要到的材料包括:1. 护照  2. Introduction Letter  3.  Offer,这些都是办理签证过程中提前准备好了的,给签证官即可,没有被问到什么复杂问题。

(3)入境安检。理论上应该有这一步?比如看看你是否带违禁品。实际上并没有人开箱检查,只是根据你申报的事项来做一些问话。比如,我带的加元超过了1万,就填了一个表格,然后就放行了。比如,你想带一些常用药物,就不需要犹犹豫豫了,合理的药物尽管带。

进入市区,行李多就打 Uber,行李少就坐地铁:

我的入境机场是加拿大皮尔逊机场T1,行李比较多,打了一个 UberXL。打车方法很简单,出机场,按照“Ride App Pickup”指示牌走,在 Ground Level 有 Uber 专用停车点,目前把这一百多米的停车点划分成了 Zone1、Zone2、Zone3、Zone4 四个区域,便于定位。

Uber 不太会用,我输入起点,半天没搞定,不知道输入什么内容才行。问了个小哥,他说不用输入,自动的。于是我在打车的主界面直接输入目的地,起点无需输入,果然,系统弹出一个 Zone 3的位置让我确认。找到 Zone 3 后,我点确认打车,大概几分钟,车就到了,上车,走人。

关于这个,我开始最纠结的是找华人司机来接机,找朋友来接机,还是自己打 Uber,从最终实践结果看,自己打 Uber 是最省事的。找人接机,要沟通很久,到了机场还要找车,还要担心晚点,等等,不熟悉的话太麻烦了。找朋友的话更麻烦,工作日人家不一定方便。这趟我花了90加元,29km,1h,也不算便宜。

总结一下,整个行程,从家里出发算起,到达住宿点为止,耗时36小时,总体非常丝滑。这个航班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似乎不需要倒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