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两张图,东九前盛开的紫玉兰~这个周末的我碌碌无为,竟然在自习室渡过,重温了3部文档,共计百来页,鸟语。发现啊~~现在看英文比看中文还溜便@.@
武汉下着丝雨,从东九楼4楼往湖边望,用手叉出一个取景框,细细打量每一个角度。这景色!
发两张图,东九前盛开的紫玉兰~这个周末的我碌碌无为,竟然在自习室渡过,重温了3部文档,共计百来页,鸟语。发现啊~~现在看英文比看中文还溜便@.@
武汉下着丝雨,从东九楼4楼往湖边望,用手叉出一个取景框,细细打量每一个角度。这景色!
昨天是低效率的一天~ 进入了正常的酝酿期,两三天后应该就是爆发期。
一些概念正在大脑某个自己无法控制的角落里酝酿,只是隐隐不现。依照以往经验,只有我理清一些更为基本的概念后那些东西才能自然形成,否则条件不成熟,郁闷将继续~
从处理器建模的角度讲,LSE的确是个比较不错的工具,但是,他肯定有个致命的缺点:效率!
LSE的工作原理是:先让用户使用LSS系统描述语言来描述系统,然后LSS编译工具将这些描述转化成C语言描述的等价系统,最后使用gcc连编译这些C代码,生成最终的模拟器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LSE是一个应用在特殊领域的代码生成工具。
LSE的特色在于:LSS系统描述语言十分适合描述处理器系统,所以Architects能够很方便地用它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这是因为,它使用的是CDL(Concurrent Description Language,以LSE、Spin等为代表),其并行性与硬件的并行性相对应。与CDL对应的是SDL(Sequential Description Language),如我们常用的C、Java等。
为什么说LSE低效呢?它是一个语言自动生成工具,这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生成效率的问题。自动生成是一个基于一定规则的机械过程,必然对某些情况的处理十分粗糙,从而带来效率问题。可以武断地说,代码自动生成和效率是一对矛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精细的设计来提高效率,但这种提高是存在瓶颈的。顺便想到:二进制翻译不就是一种代码自动生成技术么?
今天是周末,周末又如何呢?妈的!
八点半,去学一吃过热干面,背着本本和资料径直去了东九,还以为位子很不好占呢,结果到了四楼基本都是空的~ 自习的大约都是大一大二的吧,都好小的样子 =.=
中午捱到12点才回来吃饭,路上发现怎么好多mm啊?华工怎么突然这么多mm了?呃……走到食堂门口我才记起八校联合办校的事,这些不是我们学校的mm,我说怎么回事!吃饭的人太多了,于是买了筒面回去煮面了……
前几天看到的还是新芽芽,现在湖边的垂柳都舒展开了,而且,草坪上那些花儿全开了。忽的,那些花让我想到了两年前那些事,还想起了那之后不久写过的一点毫无艺术特色的诗《春韵》,好端端的,竟觉出了丝丝悲伤。有意思的是,从《春韵》这篇博客的时间(2006-04-22)来看,今年的春貌似比那年早一个月。
外面阴沉沉的,貌似要下雨了,好了,本子还放东九在,继续自习去了~~~
好高兴~~先占位子,明天写!
hoho,任务完成得漂亮~~~
———————–
昨天上午整日志、整Linux环境,下午2点开始Coding一个小试验模型–其实就是抄袭例子 =.=|||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突然觉得Notepad++不支持LSS格式的高亮显示很不爽,google了下,貌似可以DIY,于是折腾到六点,基本把high-lighting搞定了,不过不是十分完美。据师兄说,Emacs可以很好地定制高亮显示,真是这样的话,我还真愿意迁移到linux下面去干事 😉
晚上接着coding,花了好多时间把代码调通了,随后摸索着实现了可视化界面的数据显示,真赞!
然后对照着调试的输出信息再回去理解IA_64 Simulator的工作方式,发现一些bt的东西。同时还发现,很多组件都是不占用timecycle的,只有delay等少数几个组件才有这般占用cycle能力—对么?今天继续探索~
总之,很爽,在coding中感到一些概念真真切切地存在~~~~~
———————–
看了一段Mac Air的视频,艳羡ing~~~·~~~
由于转了白云的出站,老天果然口水了-_-|| 好好的天竟然下起了阵雨。
毕设从迷茫期进入第二个阶段–相持。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也知道手头上可以利用的工具有哪些,剩下的就是需要去熟练使用这些工具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安腾(Itanium)是个相当复杂的处理器架构,显然我不可能一步就将其实现,特别是在我对LSE还十分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以我计划分四步走:
时间安排上,S1大约要2周,在这两周内同时还要渗入S2中的任务–重读《安腾II处理器参考手册》(Intel Itanium 2 Processor Reference Manual )S2两周,S3一周,S4一周。合起来一个半月,也就是说必须在4月底完工。这个时间实在太紧张了!估计S1可能比预计短,S2比预计长,总体却不可能比一个半月短了。项目答辩貌似是在六月初,五月份的时间却是用来写论文的,好吧好吧,三月、四月,豁出去了,虽不能至,吾勉为之!
今天干了些啥呢?粗看了一通TomansoluDLX的源码,分析了IA64 Simulator的源码,企图打通建立安腾模拟器的思路。
对LSE中自带的IA64 Simulator导师的理解应该也还不是十分清晰。通过分析它提供给LSE的接口来看,它只提供了几个粗略步骤,而没有提供Detailed Step Interface。我们到底需要那些Detailed Step Interface不呢?这个我还不完全确定,脑袋有点浆糊…如果仅仅用接口提供的那几个就可以搞定,那就绝妙了…可能么?我不住地怀疑ing怀疑……
————其他———–
(1)
今天收到2个坏消息,Buou同学考研挂掉了,冯德旭兄弟考Tsinghua也挂掉了,都是跨专业。
黄高那帮常有来往的兄弟姐妹中基本都保研了,Buou玩的太多保不了这个倒是在意料之中,啥事都是有个因果的。但是我对她考研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不想,也挂了,sigh……
Anyway,小样最大的资本是年轻,比我这等叔字辈的能折腾。只是希望好好反省下自己在大学走过的路,如果能吸取些教训,也未尝不是好事。然后,我最不爽那中不断给自己找退路且不断后退的人,下一步打算干啥?希望这次好好做,认准了就努力做下去,迷迷糊糊地做事,你就等着后悔吧!
(2)
麦麦告诉我,黄山涨价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慢慢的体会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秋天里的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否还记得跟你说的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那里下雨了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呀,正在下着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是老天爷对你流口水呀。”/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么,呵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在雨又下了起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始期待与你碰面的那一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雨中的浪漫情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你再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sciiboy desig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ve been living with a shadow overhead Oh oh oh |
从今天起的每一天,除了刷牙洗脸吃饭,还要开始记录这最后的大学生活了。
昨天因为找一些东西,把去年暑假写下的实习日志又翻看了一遍,觉得那种每天能够写下些什么,每天都能收获些什么的日子的确很好。在一个新环境里面,我们的思想变得敏感,与此对比,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思想更容易落入麻木的境地。因为敏感,我们细细观察、处处留心,笔下也就能记录些东西;因为麻木,我们觉得生活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如此这般,又有什么好说呢?
很久以前我就发现一个视角,从那个视角来审视我们熟悉的校园小路时,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不同起来。这是怎样的一个视角呢?你有没有发现,步行时我们更习惯将目光搁放在十米之内。这时候,那些树木、道路、建筑都看上去那么粗糙那么平淡。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把目光放远,像电影中拍摄大场面的镜头那样,顺着那条路拉远再拉远,当你看着路的尽头的时候,你是否发现了一种神奇?是否发现了一种熟悉中的清新?这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视角!
这个视角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告诉了我平淡背后肯定有某种东西,某种可以让我们觉得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平淡的东西。它们就像精灵一样跟随着我们。忙碌的人看不到,肤浅的人看不到,悲观的人看不到,一切被过于强烈的情感所控制的人也都看不到。放下心灵的负担,用一种平和的心去生活,用一种纯净的心去爱,用一种乐观的心去工作,如果你我能做到,我猜想那些精灵们一定愿意跟我们聊天:)
我要开始去寻找我那些遗失了很久的精灵了。生活在继续,天天有不同,让我们用心和用爱,去点亮生命中每一个瞬间~~~
继去年Czh脱离单身以来,今日欣闻又一位兄弟脱离单身队伍了!热烈祝贺ing~~~~~
看了两人的pic,笑的好温暖诶~~果然是“江南三月好风光啊”,哇咔咔~~
对这位gg俺是相当的有信心滴~祝福俩人幸幸福福的~
kernel、essential、base、whatever!
struggle、efforts、hold on、whatever!
小白家教的小mm小雨遇上了一个超级bt的作业: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写出一副与之相关的对联。
唉,现在的小朋友真可怜!在家被折腾,在学校还被老师折腾,还对联……(不过,也许教育真的抬头了?从小孩子起就开始培养国学修为?那倒是个好事!)
小雨的任务被pass到小白身上,小白再继续pass,这个社会!不能让罪恶继续(其实我可以把它pass给我爸,不过担心他一时找不到古文观止放哪了…),我勇敢地担当了。经过三十多分钟的仔细阅读原文,产品如下:
版本一,劝言:
小石潭中难容君凄神寒骨
白云边上可随心释意怡情
横批:何必劳心
版本二,历史篇
仕宦场图民富长安革新长遗恨
游小谭寄君意永州八记永留名
横批:______ (看贴的那谁谁谁,路过就请露一手吧~)
注2:长安革新指代的是唐代历史中的永贞革新。
注3: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后写出的八篇优美的山水游记。
关于这一副对联,给她来了点通俗版的解释:
有个当官的叔叔,本来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努力为百姓做好事,结果被其他的坏叔叔打击了,让他丢了大官的帽子。叔叔丢了官很郁闷,就到处玩,写下了非常好的八篇游记,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这八篇文章中的一篇。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记住这个叔叔是当官的,但是我们却记住了这个叔叔的八篇文章。叔叔的文章成了后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说啊,有意栽花画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不要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要时刻去继续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快乐的。何记身后名,自有人评说!
ps:唉,这个思想太不够上纲上线了,应该指导小朋友们积极进取,造福百姓嘛~怎能个人主义泛滥呢?嗯,我很虚伪,我们这一代很虚伪……
修改版:
版本三,来个通俗的~:
小石潭真好看
柳司马也来玩
横批:免费游览
此时,小雨说,老狮说,要写风景的……好吧,我们来写景,还得情景交融!于是:
版本四,情景交融篇:
隔潭望溪虽不能至
戏水浮光心向往之
横批:情之所系(by 小白)
同时为了小朋友理解得了,还配了点解释:这个对联很确切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暗喻作者觉得前途渺茫;“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了作者希望从自然中得到解脱的心情,但是,对联中说的很明确:“心向往之”,也就是想想罢了,依然不得解脱。所以到最后又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哈哈,娱乐至此~ 我怎么就这么喜欢玩文字游戏呢?“您显然已经上劲了…”,呼呼,的确……
============================================
附: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简介: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附文引自百度百科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