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

观点很大胆,很多点上不能苟同,但是分析的大方向我觉得是对的。

资本与国家之间的较量,真是一个荡气回肠!幸运的我们有幸刚好碰到了这一幕,这次经济危机,背后该有多少故事呢?
通过这本书,我基本明白了货币是个什么东西,了解了传统的金本位货币体系以及当前基于国家信用的美元体系,还大致搞清楚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概念。
举个例子:以前我总不明白,发行货币为什么必须受到黄金储备的限制呢?
如果发行货币的银行是私有,那么他就应该有黄金作为抵押。为什么?难道你会相信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打给你的欠条么?他如果破产了怎么办?
这里面有很重要一点,就是“银行私有”,他本质就是个借钱的人。因为他有黄金作为抵押,你就不怕你手上持有的钞票突然一钱不值了—它代表着一定量的黄金!
假设这家私有银行不老实了,拼命地印刷钞票向外借钱,但是他的黄金储备却不变,那么这意味着原来借钱者借到的钱贬值了—他手上那一份钱能对应的黄金变少了!这就是通货膨胀。适度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为了限制银行滥印钞票,防止过度通货膨胀,必须将其货币发行量同黄金储备挂钩。
但是,如果银行是国有的呢?这个问题就复杂起来了。首先,国家是有国家信用的,不会出尔反尔;其次,国家可以用纳税人的税收作担保。那么,国家为何还需要有黄金储备呢?我觉得,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的存在,国有银行的货币发行量完全只需受制于宏观调控,而无需受制于黄金储备量。问题出在了国际贸易这一环上。一个简单问题:你相信贸易国给你的钞票不会是白条吗?怎么确保它不是白条呢?一个简单做法就是看其黄金储备。其余方法都太具有可操作性,不可信。
所以说,黄金是信誉的度量衡。
但是,如果有这样一种情况呢:一国经济极度繁荣,国富民强,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特别巨大,但是其黄金储量及产量十分有限。如果坚持金本位,那么能够流通的货币量就有一个上限。如何用有限的钱做更多的交易呢?那只能降价了。然而,降价是会直接触及整个社会的短期利益的,显然不可行。怎么办呢?如此繁荣的经济,想加入的人却苦于没有钱!试想,如果此时国家增印钞票,你愿意不呢?愿意!因为你知道,这个国家是如此之繁荣,一时半会儿跨不了,信誉肯定好!OK,钱印出来了,经济运转起来了,一切欣欣向荣~~~美元诞生了。
脱离了金本位的货币,依赖的是国家信用。
从本质上看,货币的发行量应该是根据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来划定。理论上,客观规划发行量才是最优方案。但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存在,为了保护各区域的自身利益,这种最优方案不可能实现。金本位也好,美元本位也好,无非了满足了货币持有者的一种心理需求罢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